PCF: Provably Resilient Flexible Routing
Abstract
1. Question?
现有的无拥塞机制(尤其是FFC)所达到的性能远远低于网络的固有能力。
2. Method?
提出PCF,一套新颖的无拥塞机制来弥合这一差距。 PCF通过更好地建模网络结构,并通过谨慎地增强网络响应的灵活性,同时确保可以对故障情况下的性能进行简单建模来实现这些目标。 PCF的所有方案都涉及相对轻量的故障操作,许多方案都可以使用类似于FFC的局部比例路由方案来实现。
3. Answer?
通过正式的理论结果和对21种Internet拓扑的经验实验来证明PCF的有效性。
PCF的方案可证明优于FFC,并且在实践中,它们在整个拓扑中的吞吐量可以比FFC高出平均1.11倍至1.5倍,而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提供2.6倍的收益。
Introduction
1.为什么研究这个课题?
ISP和云提供商的wan经常出现故障,但是网络必须满足日益严格的性能需求。
Many recent works have developed flexible ways of routing traffic motivated by the goal of efficiently utilizing network capacity.
但是这些方案会导致网络在故障时出现拥塞。
2.目前这个课题研究到了哪个阶段?
现在大家都研究设计流量工程机制(traffic engineering mechanisms),以在典型的故障情况下主动确保网络无拥塞(即,确保没有链路承载的流量超过其容量)
最具有代表性,最先进的技术:FFC,将带宽分配给流,以便在f或更少的链路发生故障时不会发生拥塞。为此,FFC沿着一组预先指定的隧道将流量从每个入口分流到出口。
3.作者的理论基于哪些假设?
FFC
4.作者的工作
证明了FFC的性能和不足
提出了PCF(Provably Congestion-free and resilient Flexible routing),一个全新的可以确保网络在出现故障时无拥塞的们同时性能接近网络的固有能力。PCF通过更好地建模网络结构并采用更灵活的响应策略来实现这些目标。PCF解决的关键挑战是如何增强网络响应的灵活性,同时确保可以对故障情况下的性能进行精确建模。
开发了作为PCF一部分的多种机制,使架构师可以在可实现的性能保证与部署复杂性之间进行权衡。
首先,提出了一种使用了FFC响应机制的带宽分配的替代方法,该方法
(i)可以提供更好的性能保证;
(ii)确保分配不会因其他隧道而降低。
其次,提出了LS(logical sequence ),基于LS探索了更灵活的网络响应。
Conclusion
1.文章的缺陷
2.关于该课题,作者的构思?
tunnel-based routing
导入
目标
前测
互动
后测
总结